中泰化学规划建设以煤化工为主体、上下游产业链紧密结合的煤、电、煤制气、煤化工产业集群。
而焦化企业大部分企业亏损,整合更需行政力量推动。据报道,2008年,作为山西焦化产业龙头的山西焦化集团亏损超过2亿元。
业内人士分析,继对煤炭进行大举整合之后,山西下一个整合的行业很可能就是焦炭。山西安泰集团亏损4.05亿元。据山西一家大型焦化企业相关人士透露,此次山西焦炭产业大调整,依然如煤炭产业大整合一样,以政府主导为主。山西焦化协会也认为应以资源和产权为纽带,通过产业联系、企业重组等方式,加强钢铁企业、独立焦化企业与炼焦煤生产、加工企业之间的多途径联合。只有培育出龙头企业、优势企业,才能一扫市场的混乱局面。
淘汰规划实施之后,到2011年时,全省保留150家骨干焦化企业。一个月之后,山西省提出了将国有焦炭企业九合一(9家国有焦化企业合并为1家)的方案。新郑市需被郑煤集团兼并重组的2家煤矿已全部签订了框架协议。
其中需被省煤层气公司兼并重组的5家煤矿全部签订了框架协议,需被郑煤集团兼并重组的29家煤矿,已有24家签订了框架协议。登封市召开全市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、各乡(镇)长和煤矿企业法人参加的兼并重组推进会,对兼并重组工作进行了再动员、再安排、再部署。郑煤集团、省煤层气公司与各煤矿企业现场签订框架协议。另外,新密市在完成任务外,另有16家煤矿也与郑煤集团签订了框架协议,全市共签订框架协议146家。
新密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与郑煤集团进行了进一步的沟通,共同研究兼并重组工作。截至5月15日,除省政府明确需被兼并重组的78家煤矿完成框架协议签订外,另有16家煤矿也同郑煤集团签订了兼并重组框架协议,实际签订94家。
截至5月15日,巩义市需兼并重组的10家煤矿已全部签订了框架协议另外,新密市在完成任务外,另有16家煤矿也与郑煤集团签订了框架协议,全市共签订框架协议146家。新密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与郑煤集团进行了进一步的沟通,共同研究兼并重组工作。截至5月15日,巩义市需兼并重组的10家煤矿已全部签订了框架协议。
截至5月15日,全市需被兼并重组的135家煤矿已有130家签订了框架协议,在省政府要求的时间内,全市兼并重组框架协议签订工作已基本完成。巩义市成立了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组,强力推进兼并重组工作。登封市召开全市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、各乡(镇)长和煤矿企业法人参加的兼并重组推进会,对兼并重组工作进行了再动员、再安排、再部署。新郑市需被郑煤集团兼并重组的2家煤矿已全部签订了框架协议。
郑煤集团、省煤层气公司与各煤矿企业现场签订框架协议。截至5月15日,荥阳市需被兼并重组的11家煤矿已全部签订了框架协议。
截至5月15日,除省政府明确需被兼并重组的78家煤矿完成框架协议签订外,另有16家煤矿也同郑煤集团签订了兼并重组框架协议,实际签订94家。河南郑州市煤炭企业兼并重组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召开后,各产煤县(市)党委、政府,被兼并重组煤矿高度重视,迅速行动,采取得力措施,强力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。
截至5月15日,共有29家煤矿签订了框架协议,占应被兼并重组34家煤矿的85%。其中需被省煤层气公司兼并重组的5家煤矿全部签订了框架协议,需被郑煤集团兼并重组的29家煤矿,已有24家签订了框架协议在今年第一季度,山西省煤炭库存近1763.26万吨,比年初的1553.08万吨增长了210.18万吨。为确保煤炭行业企稳回升、效益稳中有升之向好态势,从5月21日开始,山西省煤炭生产将紧盯煤炭库存价格,适度扩产提效益。发展煤炭循环经济,让煤炭企业由高耗能、高排放、高污染的增长方式向低耗能、低排放、低污染的低碳经济发展。同时全国煤炭产量持续回升,一季度同比增长28.1%,其中山西省同比增长45.9%,港口、电厂的存煤量比以前充足,截至3月底,秦皇岛港煤炭库存量达到850万吨,华东电厂存煤天数最高达到23天,全国煤炭市场供应紧张局面明显缓解,煤炭价格上升的空间和动能进一步缩小。
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煤炭资源整合有利于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,促进煤炭资源的有序开发,提升煤矿的安全保障水平。据了解,山西省钢铁工业增加值一季度增长46.0%,3月份增长44.4%。
山西省粗钢产量755万吨,同比增长36.8%。因素二:市场煤价格出现波动从去年9月份到今年1月上半月,秦皇岛港市场煤交易价格连续五个月保持增势,于1月下半月煤价开始趋向稳定,3月份,5500大卡市场煤价格为790~800元/吨。
但在煤炭行业快速增产的新形势下,出现了煤炭库存增加、煤价高位回落的新情况,部分煤炭企业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的苗头有所显现,而国际石油、铁矿石价格大幅走高,对后期煤炭行业特别是对煤价波动的影响等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强。在科学预测和保障全国煤炭需求的基础上,应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,有效控制总量,提高煤炭经济质量和效益。
煤炭工业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2.14%,拉动全省工业增长20.8个百分点,煤炭工业成为山西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动力。今年一季度,山西省全社会原煤产量1.6亿吨,同比增长45.9%。此外,通过延伸产业链,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。对策:适度扩产提效益对于目前山西省煤炭运行出现的供需环境,省煤炭工业厅提出,应对市场变化的主要策略应该是以销定产和稳中有升。
因素三:钢铁企业煤炭采购减弱钢铁企业作为煤炭大用户之一,市场供需变化使煤炭市场也会随之发生变化,供大于求趋势明显。采取灵活的销售策略,有效地控制煤价继续下滑,坚决防止煤款死债,不增加新的拖欠款,绝不允许出现生产无序扩大、价格迅速下降、效益大幅回落的不利局面。
其中重点煤矿年初库存430.74万吨,期末库存626.57万吨,比年初库存增加了195.83万吨,煤矿开始恢复生产,市场出现了由偏紧到宽松的转变。全国粗钢产量15801万吨,同比增长24.5%,日均产量超过2009年全年12.8%。
在煤炭行业快速增产的新形势下,出现了煤炭库存增加、煤价高位回落的新情况,部分煤炭企业盲目扩大生产规模的苗头有所显现。钢铁产品市场价格上涨使下游装备制造、建筑施工的成本增加,对市场需求形成一定制约,钢铁企业放缓生产,进一步减少焦炭需求。
进入4月份,在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影响下,钢价上涨达20%。因素一:煤炭库存开始增加社会库存是煤炭行业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之一。截至3月8日,山西优混比1月份下跌近100元进入4月份,在进口铁矿石价格上涨的影响下,钢价上涨达20%。
在科学预测和保障全国煤炭需求的基础上,应按市场需求安排生产,有效控制总量,提高煤炭经济质量和效益。此外,通过延伸产业链,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减排。
采取灵活的销售策略,有效地控制煤价继续下滑,坚决防止煤款死债,不增加新的拖欠款,绝不允许出现生产无序扩大、价格迅速下降、效益大幅回落的不利局面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煤炭资源整合有利于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,促进煤炭资源的有序开发,提升煤矿的安全保障水平。
全国粗钢产量15801万吨,同比增长24.5%,日均产量超过2009年全年12.8%。因素一:煤炭库存开始增加社会库存是煤炭行业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之一。